学风建设

首页 / 办公系统 / 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

在六届三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4-07-18 作者:  编辑:

******************

* 青海大学第六届第三次教职工、*

* 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材料之八 *

******************




提升综合实力 服务地方建设

更好更快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在六届三次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青海大学校长 梁曦东

(2013年3月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学校委托,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三区”建设和实现“两新”目标,深入开展第二个“学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强化办学优势和特色,推进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一年来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211工程”三期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如愿挺进“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等上级部门关心和领导的结果,也是清华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更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精诚团结、凝聚智慧、开拓创新、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行政向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首先就2012年主要工作进行汇报:

(一) “211工程”三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学校

1、“211工程”三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12年学校全面总结三年来“211工程”三期建设成效,尤其对“三江源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等5个重点学科建设效果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检查总结,凝练标志性成果,全面完成了“211 工程”三期建设任务。2012年年底,学校收到了“211工程”部际协调办公室《关于反馈“211工程”三期国家验收结果的通知》,青海大学以综合评分84分,综合评价“总体情况较好”的结论通过了“211工程”三期的国家验收,青海大学又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从2008年我校获批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2009年上报建设方案,2010年开始建设,通过三年的辛勤建设,我们顺利地通过了国家验收。三年来我校形成并明确了今后学科发展总体思路,硕士、博士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所有专业面向全国所有省区的一本招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研平台建设卓有建树,新增四个国字号科研平台,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开局良好,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这些成绩无一不在青海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为我校挺进“中西部高等学校提升综合实力”入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入选中西部高等学校提升综合实力学校。2012年11月我校入选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的“中西部高等学校提升综合实力”学校。这是国家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区选择15所地方高水平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出资建设。连同中央财政、省财政配套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学校总共申报了8.8亿元的项目计划。可以说,青海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又一个最佳发展机遇期,我们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学校专门成立了“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青海省“两新三区”建设目标需要和青海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建设的项目,编制了《青海大学提升综合实力工作资金规划》和《青海大学提升综合实力工作推进方案》。2012年年末,当年的项目建设资金3000万元已到帐,各项建设工作也陆续展开。

(二)明确学科发展总体思路,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1、明确学科发展思路。学科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载体,学科发展思路的明确,对于快速发展中的青海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学科发展思路的形成并成为全校的共识,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经过长期的探索,一步步理清思路、凝聚智慧、统一认识,2012年校党委明确提出了“做强工科、做精医科、做优农科、提升经济和管理学科、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总体思路,这一学科发展思路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布局和开展。

2、加强学科建设。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2012年学校在研究生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青海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扩大了研究生教育规模,首次迎来了工、农、医、管四大主干学科一级学科招收的研究生入学;获批“资源生物学”交叉学科硕士点,实现了理学硕士点零的突破。在生物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特色更加鲜明。

(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1、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完成了2011年和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加强教学评估工作,对机械工程学院等9个院系(部)开展了本科教学评估,对动物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开展了专业评估;依托教育部学籍管理平台,完成了全校12460名本、专科学生的学籍注册工作;完善“三级”听课制度,加大教学过程监控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交互式”英语改革试点范围,不断完善《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和《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建设了36个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实习基地;全年有27个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得立项,确定优秀课程15门,《经济学的智慧》和《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名教师获青海省2012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胜奖;共有8499名学生选修66门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科学修养进一步提高,学风教风明显好转。

2、本科生招生、就业形势良好。2012年,我校贴近青海省经济社会需求,及时成立了护理系等2个专业系,获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伏发电技术方向)等3个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方向。在65个本科专业(方向),共录取新生3909名,圆满完成了招生计划,本科生报到率达到98.2%,为历年最高。从今年招生情况来看,理科最高分为641分,文科最高分为621分,报考青海大学的生源充足,第一志愿招生比例持续攀升,说明社会对我校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2012年我校毕业本科生2324人,专科生482人。今年我校首次在毕业典礼上对2252名本科生逐个授予学位,受到全体毕业生的普遍欢迎。庄严而热烈的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又一重要环节。

通过全员育人、第二个“学风年建设年”活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今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笔试)获得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完成了36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结题,其中5项课题被评为优秀项目,万联创业学院“水滑石无机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团队荣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银奖。1名同学荣获潘家铮水电奖学金。

3、研究生教育有突破。今年我校第一次在工、农、医、管四个主干学科全面实现了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招生,共招生硕士、博士研究生343人,研究生招生计划完成率、实际报到率均达到100%,研究生招生质量逐年提高。2012年青海大学毕业博士研究生2人,授予博士学位2人;毕业硕士研究生163人,授予硕士学位200人。

(四)加强科学研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1、科研经费稳步增长,科研成果明显增加。2012年我校获批各类科研课题项目235项,获批科研经费8066万元,与上年相比科研经费增长44.4%。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我校获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说明我校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2年我校获得科研成果104项,其中国际先进5项、国内领先34项、国内先进25项、审定登记新品种8项、标准31项;申请专利11项,授权专利7项。科研成果“藏族高原低氧适应遗传学机制研究”等2个项目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欧拉型藏羊繁育及生产技术推广”项目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省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人群防治的研究”等2个项目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徐惊涛团队主持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利用体外受精生产优良犏牛胚胎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内外首例试管犏牛诞生;格日力教授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2、积极培育协同创新中心,国字号科研实验平台再添新成员。结合国家“2011计划”的申报工作,组建培育了国家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藏医药文化传承、国家新型轻合金及深加工等4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高性能轻金属合金及深加工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实现了青海省高校首个国家级工科类科研平台的突破,至此我校国字号科研平台已达到4个;我校“三江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获批为青海高校首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附属医院普外科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学校加强了对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字号实验室(中心)的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聘任工作和实验室建设项目规划工作,从人员、经费、政策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培育。

3、内涵发展突显特色,服务社会见成效。召开青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第二届理事大会,理顺产业发展研究院体制机制,继续以企业为主体集聚省内各类创新要素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解决企业发展人才缺口和技术瓶颈,提升毕业生就业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目前,理事单位已达到38个,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学校“产学研”科研平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拓宽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2012年6月,成立了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我校已成为春油菜、马铃薯、饲草等9个青海省农牧业主导产业的科研与技术推广的主力军。2012年,我校科技成果“青杂”系列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累计在整个春油菜区推广约400万亩(以种子销售量估算),占春油菜区总面积的40%;推广青薯9号6万余亩,农民每亩收入达到1250元。此外,我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玉树等5个藏族自治州举办了6期会计培训班,培训人员300余人。

(五)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提高师资力量水平

1、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继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修订了《青海大学专业负责人引进办法》等3个人才引进办法,全力推进人才“十百千”工程。但是2012年青海省没有进行公招工作,直接影响到了我校的人才引进。我校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年度引进博士9人,基本实现“百”和“千”的目标;继续实施“昆仑学者”计划,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企业聘任了8名“昆仑学者”,通过实施3批“昆仑学者”引进计划,我校“昆仑学者”人数已达到21名,占青海省高校“昆仑学者”总数的50%以上;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2个研究单位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目前我校已有7个教学研究单位入选人才“小高地”;留日归国博士张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名单。

2、加强人才培训工作。2012年四所对口支援高校110余人次来我校指导工作,我校相关部门和院系也有70余人次赴四所支援高校学习交流,在大批的人员相互流动中实现了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和相关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国家对口支援政策,与各支援高校会商年度招生计划,开展定向培养研究生工作,择优向四所支援高校推荐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21人;借助教育部“质量工程”等项目共选派64名教师和7名干部前往支援高校进修学习;选派10名后勤管理干部赴清华大学后勤部门学习锻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能力不断提升,干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

3、师资队伍建设渐现成效。2012年我校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对全校144名教研室主任开展了8个专题的培训;加强了教师外出培训,其中出国进修13人次,国内学习进修76人次,校内培训68人次;有9名教师获批第七批省级骨干教师,有11名教师获得“小岛奖励金”;搭建师资库平台,对专任教师实现动态管理。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共计1184名,其中博士99名,硕士704名,硕士以上比例达到67.8%,较2011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2012年我校高级职称教师653名,占专职教师人数的55.15%。我校教师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比例的提高,这是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水平提升的结果,但也为今后提升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一定的制约因素。

(六)对口支援纵深推进,对外交流日益广泛

1、创新工作思路,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推进。2012年7月,学校贴近实际,按照边考察、边研究的工作方法,在海西州格尔木市与四所对口支援高校的主要领导共同召开了2012年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签订了新一轮对口支援框架协议;为实现早日进入国家“2011计划”,与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盐湖集团共同申报了国家“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政策,支援高校定向录取我校7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经验交流,推进对口支援向深层次推进。继续开展夏季小学期,学校层面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20余场,各院系(部)层面安排学术报告100余场,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10余个。小学期期间,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参加教学及学术研讨活动,他们的到来不仅让我校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到了学术大师的风采、浓厚了校园学术文化氛围,而且对学风教风的不断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坚持对外开放,国际交流日益广泛。2012年学校先后与美国犹他大学等4所国际知名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清华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签署了“三兄弟”第二个五年合作协议,与林肯大学签署了《青海大学-林肯大学校际合作备忘录》;学校选派出国人员92人次,分别赴美国等23个国家、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来自新西兰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授、学者126人次来我校访问交流。学校招收中短期外国留学生21名;自2010年、2011年农牧学院孙万成、丁保安获得意大利比萨大学博士学位以来,2012年农牧学院李希来又获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学位。对外办学、国际交流在推进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深化全员育人模式,加强学生工作,提高服务学生水平

1、深化全员育人模式。2012年我校以第二个“学风建设年”为契机,继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了以加强领导干部联班、导师制、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为抓手的“四位一体”全员育人模式,为维护校园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全年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2项,奖助学生11511人次,奖助金额1907万元;共有4383名学生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共计1969万元,充分发挥了“绿色通道”作用,确保贫困生顺利入学;着力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组织召开了青海省“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实施企业招聘会暨青海大学2012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等专场招聘会70多场,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4.9%;继续做好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工作,妥善处理群众反映情况,积极化解矛盾。

2、加强学团工作。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工作,230名学团干部参加了理论与素质拓展培训;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召开了共青团青海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组建15支校级重点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4支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实践团队;“女生节”等2个活动成果在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寝室文化活动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今年我校应征入伍报名人数为139名,参军入伍30人,参军入伍人数居我省高校之首。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夯实学校发展条件

1、夯实基础设施条件,生态建设月取得新的成效。投资近6亿元,建筑总面积6.5万㎡的附属医院新外科大楼顺利交付使用,附属医院开放床位达到2000张,有效地缓解了我省人民群众就医压力;牧科院5000㎡的综合实验楼主体完工、高原医学科研教学大楼主体完工,极大地改善了科学研究条件;昆仑学院6200㎡的学生公寓楼项目开工建设;国家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30700㎡的新图书馆项目已进入项目地勘工作;总投资1亿元的藏医药楼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进入招投标程序;投资3100万元,规划面积9050㎡的“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获批立项;附中、附小及春苗幼教中心土地置换工作也已完成,开工建设指日可待;校本部新建学生公寓楼已完成建设方案及概算编制工作进入招投标程序;丁香苑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受土地置换一度耽搁的工程进度,现已完成全部手续,学校本着对广大教师负责的态度,力争将住宅小区建设为功能齐全、环境设施优良、职工满意、性价比最高的乐居工程。这些大项目的实施,将对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条件,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四个校园“生态建设月”完成绿化面积达11000㎡,其中种植草坪12700㎡,绿化树种已达155种,绿化面积达75万 ㎡,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广大师生为建设生态校园、绿色校园、美丽校园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财务工作运行良好,信息化校园建设上水平。2012年争取到位专项资金1.67亿元,保证了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资金需要,促进了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学费收缴工作连续三年保持良好势头,2012年学费平均收缴率达到98%;加强政府采购执行力度,推进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在2011年度全省财务决算表彰中计财处再次评为优秀,这是我校自2005年以来连续7年被省财政厅评为部门决算优秀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改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校园网全覆盖;深入推进“校园一卡通”工作,拓展业务范围,业务由单一的餐卡扩展到图书阅览、医疗和商业网点,卡机由去年的61个增加到113个。

3、成立省情研究中心,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成立青海省情研究中心,编写完成省情研究报告,一些政策建议获得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和好评;《青海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和《青海省情论丛》获批省文化出版厅内部刊号,我校人文社科类杂志出版实现零的突破;创办《青海大学》报,已出版12期、编辑50余万字,成为学校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宣传青海大学形象的重要窗口;全年发布电子化信息1300余条,向省委报送信息工作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完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青海省第十次普法考试等工作。被评为全省理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九)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1、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强党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部分院(系)党委、党总支班子进行了调整。新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个党委,批准成立了8个基层党总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其中:2个基层党组织、2名共产党员受到省委创先争优活动小组表彰,6个基层党组织、9名共产党员受到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表彰。基础部英语教研室被省妇联授予“青海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举办十八大报告会、座谈会、宣讲会,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十八大精神,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和我校实际开展了大讨论。加强学校廉政建设工作,2012年学校创新工作方法,完成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任务。按照“三三六五”模式,做好风险点排查工作,制定了《青海大学廉政风险防控动态管理与分级管理制度》等五个长效机制文件,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加大了审计监察力度,监察审计工作获全省2012年度考核先进。开展党支部评议,促进支部建设,围绕党支部5个“提升”目标和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拟定的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对全校251个党支部分类定级,146个为先进、95个为较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

2012年我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队伍中缺少拔尖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缺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教学管理、学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力度还不够大,实验室利用率还需加强;对外开放的深度不够,深层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还需加强。

二、2013年工作谋划

2013年学校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新三区”建设目标,牢牢抓住入选“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的难得历史机遇,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职能。学校决定将2013年继续确定为“学风建设年”,以抓紧抓好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全面实施和“211工程”四期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为全年两项重点工作,力争早日进入“2011计划”,着力抓好七件大事:

(一)抓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更好更快提升师资水平

依托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建立新的用人、引人机制。继续落实“十百千”工程、实施“昆仑学者”计划,进一步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打造国家级教学团队。

(二)抓行动计划,更好更快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青海省“两新三区”建设目标,实施“做强工科、做精医科、做优农科、提升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工作思路。贯彻落实《青海大学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再行动计划(50条)》,启动“211工程”四期建设,召开工科工作会议,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内涵建设,强势推进第三个学风建设年,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抓学院改革试点,更好更快提升综合实力

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核心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改革。要进一步加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力度,深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培养机制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

(四)抓科学研究水平,更好更快实现服务社会目标

明确学科主攻方向,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逐步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开展面向青藏高原特色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和青海大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基础研究,争取在标志性成果上有所突破,力争获批科研经费突破1个亿。建设面向全省开放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大国字号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出台青海大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再行动计划,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推进国际交流生项目。提升附属医院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力争达到西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的中等水平。

(五)抓重点项目建设,更好更快改变学校面貌

学校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要求是:顶层设计、突出重点、抓住特色、实事求是。重点抓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的建设工作,实施好“中西部高等学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

推进好“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藏区建设项目”和“大学科技园项目”。

(六)抓思想引导,显著提高党建和思政工作科学化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营造实干兴邦、实干强校的氛围;以政治引导、思想引导为重点,加强高校维稳工作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单位;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建成西部一流的信息化平台;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举办校园文化发展论坛,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努力建设文化名校。

(七)抓民生改善,更好更快建设和谐校园

管好用好附属医院新外科大楼,更好服务全省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加快丁香苑住宅小区、附小及春苗幼儿园的建设工程进度,更好更快服务全校教职员工生活学习;推进万联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把握政策,坚持激励导向,想方设法增加教职员工收入等等,想方设法不断改善民生,更好更快建设和谐校园。

同志们,2012年是辛苦而忙碌的一年,也是愉快而丰收的一年。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一定还记得2012年一个又一个加班工作的场景。经过2012,青海大学的校园内,除个别专业外,已经全部是一本入学的学生了,生源质量明显提高;经过2012,我们迎来了实现工、农、医、管一级学科硕士、博士招生以来的第一批研究生,很多专业第一次招收研究生,青海大学的办学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2012,我们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的协同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都迈出了扎实的一步;经过2012,我们顺利通过了“211工程”三期建设的国家验收,青海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经过2012,我们如愿进入了“一省一校”的建设行列,开启了青海大学今后快速发展的又一个崭新空间。面对过去,我们可以欣慰地说,我们没有辜负时代的期望,珍惜各类机缘,抓住了发展机遇,青海大学干部团结、教师努力、学生可爱、校园美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各项工作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面对未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青海大学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高原名校的目标一步步前进,我们正迎来“一省一校”和“211工程”四期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并实现了良好开局。

同志们,2013年是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全面落实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开局之年,各类项目、规划、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凸显,时代将我们推上了青海大学大跨越、大发展的快车道,时不我待,让我们发扬“三个干事”精神,精诚团结、凝聚力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开好头,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为早日实现“高水平、有特色”高原名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