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首页 / 焦点关注

焦点关注

砥砺奋进5年青海大学成就之二——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赢得新赞誉

发布日期:2017-10-17 作者: 编辑:

近五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围绕重点,凝炼优势,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以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为依托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成效显著,科研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 科研经费逐年增长

2013年—20175年累计到账科研经费5.5亿元,较前五年累计到账科研经费2.23亿元增长3.27亿元,增幅为146%。年度科研到账经费由2012年的6234.63万元增至2016年的1.72亿元,增长了177.4%,其中2014年首次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6 %2015年度科研经费以1.34亿元位列全国第199名,排名居全国1146所高校前17%。截止20179月,全校到账科研经费已达到1.43亿元,2017年可望突破2亿元。科研经费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学校顺利地实现了“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为“十三五”开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研项目获批不断实现新飞跃

五年来,紧抓省部共建、“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有利机遇,科学谋划、精心准备,不断加大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提高申报质量,实现了项目获批数的倍增和质量飞跃,成效显著。五年间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7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9项,省部级项目611项,其它类项目684项。五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数从2013年的31项增加至2017年的55项。

借助对口支援有利契机及全校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十年间我校成功实现了在重大项目的获批的历史性突破。2015年我校《天河动力学研究》、《中国藏区公共物品供给研究》项目的获批,实现了我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首次突破;2016年我校《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示范》、《西北典型地区节水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提升与规模示范》两个项目成功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立项资助;2017年我校申报的《河源区及干旱区降雨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等三个项目再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持续增长。

●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法规政策密集出台,为配合国家创新战略学校适时修订出台了《青海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青海大学科研项目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做了明确的奖励规定,制度的出台使得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热情得到极大激发,科技成果数量质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五年间全校累计鉴定、评价各类科研成果达到545项,其中国际领先 11项、国际先进56项、国内领先 205项、国内先进143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0项,制定标准95项,其他成果5项。申请专利32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7项。

五年间我校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省部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72项,其中国际合作奖1项,青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3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青海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6年自然科学领域获得比2013年增长了64%

五年间累计发表各类论文6162篇,其中SCI收录421篇、EI收录117篇、ISTP收录30篇、CSSCI收录26篇。全校出版专著84部,由“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所高校的教授专家合作撰写的《黄河源区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多样性、动态与管理》由全球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发行。

●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 开展工科成果转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校先后与青海盐湖钾肥集团公司、康美药业等40余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签定了合作协议,派出科研人员进驻企业担任技术指导,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以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研制等一系列形式开展合作,实现了校企联合。新型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成果在企业转化后持续为企业产生效益,累计销售收入已超过3.2亿元。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了祁连山150000地质填图任务,承担了国家电网《基于大数据的黄河上游水情预测》等科研项目。受甘河工业园区企业委托,开展了“化工及冶金企业主要工业个体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6项应用技术研究。

天河工程项目选定格尔木市为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起三江源国家公园天河工程示范基地,实施人工降雨作业面积在50000 km2,其中核心区面积在5000 km2以上,平均增加降雨量50mm以上,增加降水量25亿立方米,转化为径流量10亿立方米,预期将实现跨流域调水50亿m3,缓解黄河和部分内陆河水资源短缺问题。

研发的清洁高效的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太阳能光热回收碳纤维技术、热气流发电技术、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智慧微能源网运行控制技术等一系列结合青海省情的优势技术,为青海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贡献驱动力量。建成了青海省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创新研究平台,发电量总计30000KWh;建设了一套装机容量为50kW的多功能光伏电站科研教学平台,为光伏发电效率及光伏发电预测等研究提供更丰富、准确的数据来源。实现了国内首个基于太阳能的智慧微能源互联网系统。开展了太阳能技术光热回收飞机碳纤维示范工程,为下一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利用太阳能回收航空航天飞机碳纤维和飞机拆解试验奠定基础。

  • 推进农牧业成果转化,促进农牧民增收

我校参加的国家绒毛用羊等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7个综合试验站以及春油菜、马铃薯、蔬菜、麦类作物(小麦、青稞、玉米)、蚕豆、羊、牛、生猪、饲草等9个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为全省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培育的52个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到我省80%以上的农业区,推广新技术50项。其中,“青杂”系列油菜品种推广面积较2008年前扩大了2倍以上,甘蓝型油菜累计推广面积达1700余万亩,累计增收近20亿元;培育的“青薯9号”单产达到4000公斤以上,增加纯收益6亿元,被群众称为“脱贫马铃薯”;培育的“昆仑14号”解决了青海省高寒地区青稞品种抗倒伏性差的问题,增产效果显著,已成为高寒旱作青稞区主导品种;通过枸杞辐射育种、航天育种等一些列育种试验,选育出的“青杞1号”增产效果显著;在全省示范与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年选育种牦牛300头,种公羊4000余只,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全省示范推广共计400余万只。

累计培训乡村医生、农牧技术人员21346人次,工业企业技术和生产人员23822人次,农牧民3.5万余人次。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使我校农技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 推广生态环保技术,三江源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根据习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的工作要求,青海的生态地位再次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我校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矿区植被恢复、高原沙化治理研究、高原湿地沼泽退化机制及生态修复等方面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展的高寒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整治研究,针对日趋严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揭示自然和人工措施在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在三江源区建立了人工草地、天然草地、退化草地恢复综合研究平台3个,构建了系统完整的退化高寒草地综合整治技术和模式,累计建植黑土滩治理示范区1.4万公顷,推广黑土滩治理技术35万公顷、天然草地补播改良112万公顷,退耕还草733万公顷,为三江源区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开展的木里矿区植被恢复与渣山人工覆绿植被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研究,针对木里矿区产生的粉尘污染、生态破坏,进行了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联合相关单位对排土场、渣山、道路两侧实施植被修复,建成了1852公顷以披碱草、星星草、冷地早熟禾等禾草为优势种的人工草地。整治后,排土场景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独特多样的阶梯状人工覆绿植被生态系统景观,使矿区植被覆盖度达到63%,使得木里矿区生态得以逐步恢复。

  • 推广高原医学成果新成果,包虫病防治成效显著

在包虫病防治临床技术方面引进吸收了腹腔镜、胆道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肝胆胰超声介入、三维成像手术规划、肿瘤微博与射频消融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创新运用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中晚期泡型包虫病和肝脏肿瘤等占位性疾病,成功开展肝移植手术5例。积极开展包虫病患者救治,近十年来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接诊包虫病患者7000余人,收住入院2000余人。建立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包虫病临床诊治合作基地。在玉树、果洛基层开展包虫病筛查、健康教育、外科手术,累计行程30000公里、筛查对象23000人次、建立包虫病档案3000人,累计发放30000本宣教手册,健康培训6500人次,开展属地化手术120台,建立了包虫病临床合作机构4个,乡级包虫病救助工作站6个,实现了包虫病诊疗研究成果的基层化、实用化和属地化,切实改善了藏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