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专任教师1467人,其中博士32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7%。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外专千人计划”人才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12人,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青年教师奖、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近10余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0余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第一轮入选66人、7个团队,第二轮入选43人、2个团队,“昆仑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46人,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48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31人。
专家名单
1.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名):
梅生伟、马宏伟、魏加华、钟德钰
2. 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人才(1名):
Panagiotis Karanis(卡纳尼斯)
3.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名):
肖 麓、祁得林、李先加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
梅生伟、陈文光
5.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玉寿、马晓岗、王 舰、王纯莹、王建军、毛学荣、文绍敦、邓 勇、达 嘎、刘书杰、刘玉皎、刘红星、刘青元、许存和、杜德志、李 杰、李丽荣、迟德钊、张才俊、张永成、张登山、陈 刚、周青平、胡夏嵩、柳 茵、俞红贤、耿排力、格日力、铁生年、唐道城 、魏登邦
6.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
杜德志、刘玉皎、董全民
7.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名):
祁得林
8. 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名):
俞红贤
9. 新世纪优秀人才(7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祁得林、李向阳、张 伟、胡夏嵩、童 丽、解宏伟、魏登邦
10.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
杜德志、格日力
11. 中科院“百人计划”(1名):
胡夏嵩
12. 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名):
杜德志、格日力
13.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名):
张红岩、陈咏华
14. 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
第一批(66人、7个团队)
引进杰出人才:倪晋仁、何雅玲、朱庆平、谢 平、董家鸿
引进领军人才:王忠静、王明强、孙卫玲、安 婷、李幼生、杜 斌、武 萍、赵华章、徐世爱、陶 品、樊富珉
引进拔尖人才:马 斌、王 哲、邓 磊、史海匀、田丽慧、刘秉鑫、刘思彤、孙文亮、朱 闯、张 磊、时 博、李 政、李永臻、李啟恩、杨 雨、陈来军、孟玉琼、殷恒霞、薛小代、魏福安
引进团队:倪晋仁——高原河流物质通量创新研究团队、董家鸿——精准医学研究创新团队
培养杰出人才:杜德志、王 舰
培养领军人才:刘玉皎、张登山、李 毅、李先加、李希来、金培鹏、胡夏嵩、铁生年、樊海宁、魏登邦
培养拔尖:马志杰、马艳艳、王晓民、王晓英、任 利、刘 寿、冶贵生、吴昆仑、李月梅、杨希娟、杨应忠、邵登魁、罗朋立、赵久达、唐 楠、热增才旦、高德东、崔占鸿
培养团队:杜德志——春油菜遗传改良、王 舰——青海马铃薯产业创新创业团队、樊海宁——青海省临床包虫病创新诊疗团队、金培鹏——高原特色新材料产业化研发团队、李先加——藏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创新团队
第二批(43人,2个团队)
引进杰出人才:邱海波、胡春宏、梅生伟、曾小勤、谭建荣
引进领军人才:王文涛、李 智、陈文光
引进拔尖人才:孔玉华、王晓丽、丛殿阁、任海东、刘 扬、孙文海、邢江娃、张 丹、张寿德、李元勋、李宏林、杨 莎、陈 倩、尚千涵、梁德飞、黄国鲜、韩红静、褚成文
培养杰出人才:崔 森、董全民
培养领军人才:张 伟、侯生珍、鲍海华
培养拔尖人才:马 睿、王军伟、王志鑫、刘兴亮、孙春艳、鲍根生、吴成友、沈 硕、沈国双、肖宗宇、赵延礼、魏晓星
培养团队:李希来——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研究创新团队、鲍海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多模态影像学研究团队
15.青海省“昆仑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46名,其中6名既是特聘教授又是讲座教授,按获批时间先后排列):
程芳琴、彭润民、林 红、潘 彤、汪长安、费维栋、马保罗、高新才、曹卫东、余红发、石海宁、张荣庆、史元春、温 浩、索有瑞、李小松、胡月明、刘明池、秦启伟、梅生伟、徐世爱、徐能雄、张廷安、艾四林、李海民、葛肖虹、朱广伟、刘 群、彭军还、徐力刚、白义奎、罗 宏、龙瑞军、李朝东、邵颂东、Tuan Ngo、陈来军、李铁键、周剑锋、王虎
16.省级优秀专家(18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生秀、马有泉、王 舰、王建军、毛学荣、邓 勇、刘书杰、刘玉皎、祁得林、李占全、张西云、张登山、胡夏嵩、铁生年、高 芬、窦拉加、樊海宁、魏登邦
17.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5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健、王 舰、王晓英、牛小迎、毛学荣、刘玉皎、祁得林、孙 彧、李 莉、李双元、迟德钊、张西云、张 伟、陈 刚、纳添仓、赵久达、胡夏嵩、柳 茵、耿排力、格日力、高继东、董全民、樊海宁、颜红波、冀林华
18.青海省第一轮“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3名):
①学术领军人才(4名):
马玉寿、胡夏嵩、解宏伟、魏登邦
②拔尖学科带头人(9名):
王 舰、王兆芬、王建军、李 杰、祁得林、张登山、周继平、童 丽、董全民
③创新教学科研骨干(10名):
王晓英、冯彩莉、刘玉皎、李双元、李向阳、何 涛、张 君、陈雪梅、赵志刚、樊海宁
19.青海省第二轮“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5名):
①学术领军人才(3名):
李长忠、祁得林、张爱儒
②拔尖学科带头人(10名):
樊海宁、何 涛、李向阳、杨应忠、张 文、李臣玲、梁玉金、冀林华、丁生喜、朵 红
③创新教学科研骨干(12名):
曲 波、高德东、卢艳香、吴成友、刘晓静、孙春燕、杨希娟、刘文辉、马 睿、赵久达、周 莲、张勤文
20.青海省人才小高地(16个):
青藏高原动物疾病研究实验室、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学系、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藏高原动物疾病研究实验室”、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学系、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资源开发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省级重点学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包虫病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资源开发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青海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青海大学生物学重点学科、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
21.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31名,按获批时间先后排名)
童 丽、解宏伟、王 舰、刘青元、张永成、李 莉、杜德志、迟德钊、张成武、朱春云、格日力、张成武、胡夏嵩、刘书杰、周青平、马玉寿、潘起来、魏登邦、马晓岗、王志伟、张登山、陈占全、陈来生、唐道城、文绍敦、李 杰、李先加、耿排力、王 刚、王建军、严 林、李希来、俞红贤、毛学荣、刘连新、铁生年、毛辉青、赵之重、李宗仁、孙小凤、达 嘎、柳 茵、张爱儒、李双元、刘海雄、李钊年、陈 刚、蔡进忠、雷富军、吴 萍、王利彦、杨君丽、郭青云、侯生英、马利青、王 青、张宏岩、谢孟荣、李丽荣、张兴儒、李长慧、赵 凯、董全民、金培鹏、祁得林、李玉玲、李 宁、刘玉皎、马生秀、王 健、崔 森、张西云、徐成体、颜红波、王津慧、靳义超、何 涛、鲍海华、王学红、刘尚荣、曲 波、久毛措、王宏生、王兆芬、李向阳、张得钧、薛志斌、谢占玲、赵志刚、樊海宁、王占林、芦殿香、张 伟、赵 静、张 君、王树林、施建军、李 毅、李 伟、冀林华、李长忠、高德东、赵君慧、王晓英、刘文辉、热增才旦、张文、马艳艳、吴昆仑、芦光新、关云山、肖 麓、程 亮、马志杰、燕 速、李钊伟、杨希娟、杨应忠、沈 硕、徐惊涛、冶贵生、郝力壮、德科加、唐 楠、刘 寿、李 玮、马玉花、张吾渝、郭志宏、李月梅、钟启文